海瀾之家日前發布公告稱,擬借旗下全資子公司分別以187.29萬元、455萬元收購兩家跨境進出口公司(HEILAN GROUP CO.LIMITED旗下兩家公司“EMPIRO MARKETING”和“MALAYSIA MARKETING),其目的是為了滿足公司拓展海外業務的戰略需要,完善公司整體業務布局,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符合公司及股東的利益。”
截至2017年10月31日,EMPIRO MARKETING的資產總額為人民幣691.54萬元,營業收入99.14萬元人民幣,凈利潤虧損126.56萬元人民幣;同期,MALAYSIA MARKETING的資產總額為人民幣800.99萬元,營業收入為人民幣48.36萬元,凈利潤虧損15.45萬元人民幣。此外今年海瀾之家還入股快了時尚品牌UR,投資4.3億至旗下女裝品牌愛居兔,并進一步加強童裝、家居等領域的投入。顯然,海瀾之家正在加快擴張速度。在剛剛過去的雙11中,海瀾之家登頂男裝銷量排行榜。天貓雙11正式開場還不到1分鐘,海瀾之家和耐克幾乎同時實現銷售破億元,成為今年首批“天貓雙11億元俱樂部”成員。
據海瀾之家發布的前三季度財報,在截至9月30日的9個月內,集團銷售額同比上漲3.4%至124.7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07%至25.13億元。其中同名品牌海瀾之家仍是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期內收入達102.12億元,占銷售額的81.84%。截至今年9月,海瀾之家的門店數從2016年底的5234家擴張至5608家,與之相應的是庫存指數的節節升高,2017年上半年,海瀾之家庫存已經達到86.75億元,是同行七匹狼(8.880,0.11,1.25%)7.34億元存貨的近12倍。在服飾行業,高庫存往往是服飾企業最棘手的問題。
事實上,一貫涸澤而漁的中國服裝企業,往往明白高庫存的風險,卻躲不開短期利益的誘惑。從海瀾之家的業績來看,凈利潤增長率確實有放緩的趨勢,從2014年代的75.83%跌至5.74%,可見集團的利潤增長空間正在被壓縮。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海瀾之家品牌不斷做大的過程中,很難有供應商愿意出幾千萬甚至上億元拿貨,導致海瀾之家必須自己出資買貨,因此采購成本不斷增加。長期來看,與上下游產生矛盾將降低品牌議價能力,不利于海瀾之家作為供應鏈中間人角色的未來發展。而隨著海瀾之家逐漸建立起規模性的渠道體系,提升供應鏈運轉能力是勢在必行。
但從海瀾之家馬來西亞店的情況看,在海外,海瀾之家目前走的潮流時尚路線對減輕庫存的作用不大,反而可能會因適應海外市場等要求更大投入。海瀾之家在馬來西亞店的顧客也以華人為主,真正要吸引到海外的本土客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