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走在街上會發現很多門店的生意可謂“冰火兩重天”,左邊新零售母嬰館的顧客是絡繹不絕,右邊的服裝店掛出的是“大甩賣”、“清倉處理”。為什么別人的生意好做,自己卻難?因為人的經營思維和服務意識不同。
小城發現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把門店作為一種買賣的渠道,單純的依靠賺取差價來獲得利潤,沒有服務的意識,不能給顧客獨特的體驗,更不會去提升產品的附加值。而《2018年新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報告》解讀一文,將帶你洞悉新零售的秘密,讓實體店經營事半功倍。

一、傳統零售與新零售
1.傳統零售業態:包括超市、便利店、專賣店、百貨商超、購物中心。

2.傳統零售的痛點:
A. 利潤與成本:如商超毛利不超20%,依靠黃金地段獲取流量。
B.坪效:傳統百貨坪效偏低,僅有0.5-1萬元/平米/年。
C. 流量被線上瓜分。

實體零售處于追趕式發展的初級發展階段。

3. 零售業的變遷與發展。

4. 新零售但是契機及推動因素
A. 線上零售遭遇天花板:獲客成本高達250元/人。

B. 移動支付、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技術開拓了線下場景。
對于實體店來說,通過技術革新,隨時隨地捕捉消費者是關鍵。

C. 中產階級崛起。
新中產階級畫像:80/90后,高學歷、追求自我提升,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5. 新零售5大特征:其中新內容由單純的商品轉變為商品+服務。

二、新零售現狀與模式
1.新零售價值鏈:逆向生產。新零售通過大數據挖掘消費需求,從而指導供應鏈前端的研發設計。

2.新零售價值鏈:重構供應鏈。通過中間化和多級分倉,一方面降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讓消費者在最快時間內獲得商品,提升顧客體驗。
3.預計2022年整體零售規模將達:180000億元。

4.新零售市場競爭情況:阿里、騰訊兩大寡頭主導。

5.新零售2大模式。
A.阿里系新零售把控線下渠道入口。
如,盒馬鮮生通過餐飲+超市吸引年輕群體,通過淘咖啡無人便利店培育用戶習慣等。

阿里系強調中心化生態效益:通過對各渠道的控制和后臺技術的支持,為無數前端場景賦能。

B.騰訊系新零售以社交平臺為依托,強調共享式生態效應。

圍繞社交流量展開,將社交流量導流線下,讓零售主體成為一個線下出口。
三、新零售創新案例
1.超級物種——永輝超市供應鏈下的生鮮新零售。創新之處在于通過供應鏈+生鮮引流+餐飲的模式,有效提高消費者復購率。

2. 便利蜂-以線下便利店為中軸的新零售體。三大業務板塊:跨境電商、O2O-外賣上門、共享經濟。

3.言又幾-創意生活體驗一體店。書店***的價值在于流量,但又重資產、輕毛利的特點,言又幾通過將傳統書店改造,由書本銷售轉變為文化消費體驗,提升商品品類和附加值,推動流量價值變現。

4.居然之家-定位高端的綜合性零售服務集團。包涵超市、跨境電商、數碼、文娛、養老、體育等多個零售業態。

四、新零售趨勢及分化
1.新零售未來發展5大方向。包括全渠道、人性化、數據化、無邊界、可視化。
2.新零售壁壘。包括2點:黑科技的擁有和渠道網的搭建。

在黑科技壁壘中,支付將成為零售破局的關鍵。支付手段包括:嵌入式、無感式。

3. 線下零售85%市場空間高度分散,引巨頭資本競相逐鹿。

4. 新零售再創新。表現在3點:
A. 人:消費者為核心逆向驅動供應鏈
B. 貨:供應鏈數字化
C. 場:借助門店互聯網化和體驗智能化,實現精準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