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離夏天還會遠嗎?避暑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在氣溫飆到35℃時,如果有人跟我說:“哪涼快哪待著去!”,
那一定是最真摯的關懷和喜愛啊,
我一定會興高采烈回一句:“好嘞!”,
然后安安靜靜在空調房里當一個吃瓜群眾。
還能怎么辦呢?跟古代人相比,現代人避暑的花樣實在是不夠多啊。
讓我們先來念幾句詩歌,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好好的念什么詩,說人話不行嗎?
行行行!
這不說到古人避暑的花樣多嘛,就是瓷枕配玉簟啊。
瓷枕,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透風,四面都能透氣,
加上瓷器表面有一層冰涼的釉面,可謂是度夏利器。

定窯白釉孩兒枕,宋代定窯,藏于故宮博物院

磁州窯白地黑花馬戲圖枕,金代磁州窯,藏于故宮博物院
有了瓷枕,自然要有玉簟來配,玉簟就是光滑似玉的精美涼席。
一般用藤子、蘆葦、蒲草或者竹條,
當然有錢人不是這么玩的,
據說漢武帝賜給了寵妃李夫人一套***簟。

編織***席,清雍正時期,藏于故宮博物院
但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我們還是要抵制***制品的,
并且對偷獵者投以最鄙視的眼神。
枕頭和涼席都有了,懷里好像還缺個什么東西。
蘇東坡:你有妻子嗎?
佛印:有啊,兩個!
蘇東坡:我吃了個大驚。
佛印:夏天竹夫人,冬天湯婆子。
“竹夫人”也是古代人為了取其涼意抱著睡覺的物品,
抱著睡覺,造型肯定是圓柱形比較好,所以“竹夫人”其實長這樣:

竹夫人
講究的人,還會在“竹夫人”中間擱點薄荷、梔子花、茉莉花什么的
“后袖添香也天涼”啊,直接把“竹夫人”變成“百花娘子”,也是666。
當然,充滿智慧的中國古代吃瓜群眾,水平不限于以上,
榻上再涼快,也得出門吧,
“薄”“軟”“透”“輕”的夏裝也不能少!
唐代宮廷女子的時尚就是,軟羅、輕紗,
炎炎夏日穿著抹胸,外罩能看得到肌膚的薄紗長衫,

簪花仕女圖,描繪的就是晚唐、五代貴族女子的消夏裝扮
此處敲重點:“薄”“軟”“透”“輕”,
不得不說,這四個字是真的好,
但是夏日避暑,也不能全靠袒露肌膚的穿衣之道啊,
到了現代,人們總算get到了這四個關鍵字的***奧秘——
既然人穿衣不能太“薄”“軟”“透”“輕”,那干脆給房子穿好了!

漢能“漢瓦”,發電隔熱兩不誤
漢能的這款發電瓦,造型上跟傳統的拱形瓦片差不多,
但是它不怕踩,并且防水、防火、保溫、隔熱、防冰雹,
能夠直接鋪在屋頂上,將陽光轉換為電力,
在日照充足的情況下,只要10片,夏天空調隨便開,不花錢。
多余的電力還能夠并入電網,變成鈔票,
這是一款綠色環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它的推廣和使用有助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為緩解溫室效應再添助力,
目前漢能“漢瓦”有雙玻和單玻兩種型號可供選擇。
有了漢能“漢瓦”,不僅涼快的屋子會更多,
沒準整個世界都會降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