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家電服務發展現狀分析
2016年家電服務業全國經營單位有9.8萬個,與2015年相比減少了3.9%,從業人員為302.8萬人,與2015年相比下降2.4%。2016年營業收入為2365億元,與2015年的2166億元相比,增長了9.2%,家電服務行業市場潛力還很大,保持穩步增長的狀態。
按規模企業劃分構成以主營業務年收入500萬元為標準劃分為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企業兩檔。根據商務部商貿服務典型企業統計數據,2016年規模以上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3.5%,規模以下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96.5%;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3.9%,規模以下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96.1%,規模以上企業的比例略有下降。
行業集中度行業集中率是反映行業集中度的指標,它是指規模最大的前幾位企業的有關數值,如銷售額、增加值、職工人數、資產總額等占整個市場或行業的份額。
可以看出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占行業全部企業數量的25.1%,營業收入占比近一半,從業人數和營業面積占比均達到了20%以上。
家電服務業按三大產業劃分,屬于第三產業里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是服務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質和精神生活消費產品及服務,其產品、服務用于解決購買者生活中的各種需求。當今發達國家服務業的國民生產總值比重在60%以上,部分國家接近80%,服務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亮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年度數據可以看出,2012~2016年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逐年增長,繼2013年后,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逐年降低,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均超過了第二產業。
家電服務業作為居民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家電服務業近2400億的年營業收入,也作為第三產業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了行業的貢獻。根據商務部商貿服務典型企業統計數據推算,2016年家電服務行業納稅額為35.2億元,與2015年的35.1億元相比,提高了0.3個百分點。
二、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一)趨勢預測
“互聯網+”帶來的顛覆式創新正在改變傳統的家電服務業,中國家電市場傳統的垂直一體化的服務模式正在被打破,家電服務市場的創新整合給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傳統的售后安裝、維修隨著產品銷量的下滑、產品更新換代加快而減少,但是新興新型的服務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2017年營收較2016年進一步增長,企業規模化,連鎖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平臺類、小微企業會繼續增加。
(二)主要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
1.政策為家電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部署,是在經濟新常態下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系統性方案,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國際環境變化的宏觀政策手段。家電服務業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質量、信用、服務”為重點,通過質量為準、信用為本、服務為先措施,針對性地破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基礎、供給、成本、效率、動力、制度保障等問題。特別是營改增稅收政策實施以來,服務企業成本降低,盈利能力提升。
2.第三產業助力中國家電服務業健康發展
經濟全球化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工業生產緩中趨穩,企業效益、效率有所提升。第三產業發展向好,企業效益增長較快。
3、中國家庭家電擁有量的增加對家電服務需求的拉動
根據中國家電電器服務維修協會預測,截止目前中國家庭的家電保有量約50億臺左右,按照大約4億多戶家庭計算,每戶家庭的家電擁有件數在10-12件左右。這為家電服務業穩步發展提供了基礎,消費者對定期保養和便捷維修等服務的需求穩定,對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增加,未來服務市場將越來越細分。
4、技術催生家電服務市場需求的增加
家電企業不斷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通過創新驅動,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引導新一輪產品的更新迭代。消費者對個性化、多樣化商品的需求不斷提升,智能、綠色、大品牌、高品質商品受到市場歡迎。
2016年家電服務業全國經營單位有9.8萬個,與2015年相比減少了3.9%,從業人員為302.8萬人,與2015年相比下降2.4%。2016年營業收入為2365億元,與2015年的2166億元相比,增長了9.2%,家電服務行業市場潛力還很大,保持穩步增長的狀態。
按規模企業劃分構成以主營業務年收入500萬元為標準劃分為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企業兩檔。根據商務部商貿服務典型企業統計數據,2016年規模以上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3.5%,規模以下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96.5%;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3.9%,規模以下企業占所有企業的比例為96.1%,規模以上企業的比例略有下降。
行業集中度行業集中率是反映行業集中度的指標,它是指規模最大的前幾位企業的有關數值,如銷售額、增加值、職工人數、資產總額等占整個市場或行業的份額。
可以看出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占行業全部企業數量的25.1%,營業收入占比近一半,從業人數和營業面積占比均達到了20%以上。
家電服務業按三大產業劃分,屬于第三產業里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是服務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質和精神生活消費產品及服務,其產品、服務用于解決購買者生活中的各種需求。當今發達國家服務業的國民生產總值比重在60%以上,部分國家接近80%,服務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亮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年度數據可以看出,2012~2016年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逐年增長,繼2013年后,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逐年降低,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均超過了第二產業。
家電服務業作為居民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家電服務業近2400億的年營業收入,也作為第三產業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了行業的貢獻。根據商務部商貿服務典型企業統計數據推算,2016年家電服務行業納稅額為35.2億元,與2015年的35.1億元相比,提高了0.3個百分點。
二、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一)趨勢預測
“互聯網+”帶來的顛覆式創新正在改變傳統的家電服務業,中國家電市場傳統的垂直一體化的服務模式正在被打破,家電服務市場的創新整合給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傳統的售后安裝、維修隨著產品銷量的下滑、產品更新換代加快而減少,但是新興新型的服務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2017年營收較2016年進一步增長,企業規模化,連鎖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平臺類、小微企業會繼續增加。
(二)主要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
1.政策為家電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部署,是在經濟新常態下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系統性方案,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國際環境變化的宏觀政策手段。家電服務業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質量、信用、服務”為重點,通過質量為準、信用為本、服務為先措施,針對性地破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基礎、供給、成本、效率、動力、制度保障等問題。特別是營改增稅收政策實施以來,服務企業成本降低,盈利能力提升。
2.第三產業助力中國家電服務業健康發展
經濟全球化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工業生產緩中趨穩,企業效益、效率有所提升。第三產業發展向好,企業效益增長較快。
3、中國家庭家電擁有量的增加對家電服務需求的拉動
根據中國家電電器服務維修協會預測,截止目前中國家庭的家電保有量約50億臺左右,按照大約4億多戶家庭計算,每戶家庭的家電擁有件數在10-12件左右。這為家電服務業穩步發展提供了基礎,消費者對定期保養和便捷維修等服務的需求穩定,對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增加,未來服務市場將越來越細分。
4、技術催生家電服務市場需求的增加
家電企業不斷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通過創新驅動,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引導新一輪產品的更新迭代。消費者對個性化、多樣化商品的需求不斷提升,智能、綠色、大品牌、高品質商品受到市場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