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樂道的地軌槽鐵及施工的方法
地軌槽鐵鐵液溫度對鐵液質量與地軌槽鐵性能的影響,鐵液的過熱,能地去掉地軌槽鐵鐵液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使其熔化或聚上浮,從而使鐵液凈化
地軌槽鐵鐵液的過熱,當達到鐵液平衡溫度以上時,鐵液中的C將和鐵液中起反應還原,從而使鐵液減少氧化,地軌槽鐵燒損也隨之減少,這這些氧化物的減少使地軌槽鐵鐵水得到進一步的凈化。
在地軌槽鐵鐵液平衡溫度上下被氧化或被還原的情況,并且通過平衡地軌槽鐵溫度計算Si與C的連線可得到實際的過熱溫度,如鑄鐵的成成分為,Si1.7,C3.2。,則可得平衡溫度約1420℃,而過熱溫度為1470℃,含C量越低或含Si量越高,則要求與平行衡溫度相對應的過鐵熱溫度也越高。
地軌槽鐵隨溫度上升,鐵液中溶氧量的變化,虛線區為實測溶氧量變化區,小于1450℃時,溶氧量隨溫度上升而上升,但鐵液溫度大于1450~1500℃時,則發生脫氧反應,鐵液的氧以CO形式逸出,地軌槽鐵鐵液溶氧量下降,使鐵液變為低氧化的好鐵液在一定的范圍內,過冷度的提高使鐵液的受孕”能力大,從而增加了加工效果。尤其對于地軌槽鐵碳當量較高的鐵液,高溫、高過冷度尤為重要,但過度的過去熱,導致過冷度和白口傾向增加過大,加工處理難度加大,超過臨界溫度,地軌槽鐵石墨形態反而變差,故鐵液溫度一般不超過1550℃。
在1550℃以下,隨著鐵液溫度的提高,地軌槽鐵抗拉強度隨之提高,其原因是高的鐵液溫度具有細化石墨、細化基體及提高純凈度的試驗表明,鐵液溫度對灰鑄鐵的硬度影響有,鐵液溫度小于1460℃時,地軌槽鐵硬度上升,鐵液溫度大于1460℃時,灰鑄鐵硬度有下降,其原因是鐵液溫度的提高導致鐵液中溶氧量降低,鐵液中FeO、SiOz減少,實踐證實,在相同的共晶度下,地軌槽鐵鐵液溫度的提高,不僅提高了抗拉強度,還提高了與強度有關的彈性模量,從而改變了地軌槽鐵的材質剛性。
地軌槽鐵鐵液溫度的提高,顯著地改變了灰鑄鐵的冶金質量指標,使成熟度RG上升,相對硬度RH下降,晶質系數Qi提高,使灰鑄鐵在保證力學性能下,有較好的鑄造性能與加工性能,地軌槽鐵鐵液高溫時的保溫時間不可過久,否則導致高溫效應的喪失,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共晶團數減少。
但在地軌槽鐵生產中也證實,短時間的高溫靜置,對去掉地軌槽鐵爐料的遺傳性與提高鐵液的純凈度是有利的鐵液溫度對性能產生的影響,在眾大多研究中的試驗數據雖有不同,但地軌槽鐵鐵液過熱至1500~1550℃對鐵液質量與鑄鐵性能具有良好作用這一點是一致的,提高鐵液的過熱度,即使地軌槽鐵澆注溫度大下變,地軌槽鐵流動性也增加,例如過熱溫度分別為1540℃與1430℃的鐵液,澆注溫度同為1430℃,前者的流動性高于后者,其原因是過熱可能促地軌槽鐵鐵液中顯微和超顯微固體質點的熔解。
聯系人威岳機械謝女士1535077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