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測量管理體系審核應具備的條件:
1.企業重視測量體系的建立,有分管領導負責,確保提供體系建立所需的資源和組織管理評審。企業應設有計量職能部門,部門應為企業中層級別,可以單獨設,也可合設。職能部門應有一名以上測量體系專職計量管理員和企業相應數量的測量體系內審員。
2.企業提供按照過程方法和標準要求編寫或修訂的企業測量管理體系管理性和技術性文件。
2.1管理手冊要求:手冊明確職責與權利和分工。(采用組織機構圖和職能分配表)把滿足顧客的計量要求,作為計量職能部門的首要職責。
制定企業測量管理質量目標(有企業總體目標;計量和相關職能部門管理目標;)制定計量目標是定量的,可考核的,目標要求盡量覆蓋測量管理體系關鍵和重要要素。內部審核和管理者評審是保持體系正常運行和不斷改進的關鍵,企業必須按要求進行。標準中的資源管理過程,計量確認過程,測量過程以及分析過程中的所有要素應按標準順序在內容、范圍、要求和達到的目標進行描述。手冊應有主要領導發布令和企業基本概況。
2.2管理程序文件要求:
原則上從資源過程開始按標準的順序編寫程序文件,標準要求必須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寫上,其它可以用管理方法,制度等形式出現。程序文件要求簡單、明了、結合企業的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程序文件相互不要重復。每個程序文件要求:做什么(題目);為什么做(目的);什么地方做(范圍);誰來做(負責的部門);什么時間做(內容中體現)重點是怎么做(程序)要求能使用過程方法盡量用過程方法編寫程序。每個程序文件要寫流程圖。
2.3技術程序文件的要求:
技術程序文件要求詳細,具有可操作性,有進行確認和唯一性標識。技術程序文件包括計量檢定規程、計量校準方法,測試方法、操作規程等,它是所有檢測工作的依據。要統一規范管理。技術程序文件多數收集的,部分是引用別人或企業自己編寫的,所以要求將技術程序文件分成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三大類,對于企業自己編寫的技術文件要求在測試中進行確認,確保方法正確、可靠。企業提供文件清單,計量職能部門應收集整理好所有本企業使用的技術文件,確保隨時可取和現行有效。對關鍵、重要測量人員應持有復印件。
2.4對原始記錄的要求:企業應保存測量管理體系運行所需信息的記錄。記錄包括:計量檢定、校準、測試、各種測量、檢驗、計量驗證、能源、 安全環境貿易結算、生產全過程管理中的測量過程控制、監視、測量體系內審管理評審記錄等;記錄信息量應全(包括測試測量記錄編號、環境條件、測量依據、測量設備信息、測量人員信息等。
1)企業應提供記錄識別、收集、索引、存取、存檔、存放、維護和清理管理性記錄和技術性記錄的程序文件。
2)所有記錄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損壞、變質、丟失等適宜環境的設施中。應規定記錄的保存期。記錄可存于任何形式的載體上,例如硬拷貝或電子媒體。
3)所有記錄應予安全保護和保密。應有程序來保護和備份以電子形式存儲的記錄,并防止未經授權的侵入或修改。
3.對體系計量人員的要求:計量職能部門要提供企業體系人員的基本情況表,姓名、年齡、職稱、所學專業、從事專業及年限等;體系人員包括:計量管理人員、計量檢定人員、計量校準人員、計量測試人員、理化分析人員、計量驗證人員、內部審核人員等;計量職能部門要在文件中明確企業體系人員職責;計量職能部門配合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提供計量人員能力要求和每年培訓計劃和培訓結果評價記錄;對計量檢測人員,對國家有要求的人員,應持證的提供證件。對于國家沒有要求的企業自己培訓考核,提供內部培訓證明 。
4.軟件管理要求,企業識別生產過程和計算測量結果的計算機軟件,提供軟件清單、軟件確認、驗證、病毒檢查等記錄。
5.以顧客為關注焦點,職能部門要提供企業所有識別出的顧客測量要求的測量過程檔案清單。(包括能源、經營、安全、環境監測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要求和企業從原材料進廠檢測到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等生產過程控制要求)。對識別出的測量過程按關鍵、重要進行分類,對關鍵測量過程導出計量要求,提供《測量設備計量要求導出和驗證計錄》2份。
6.測量設備管理要求:提供測量設備管理目錄(ABC分類)、測量設備臺賬,提供測量設備全過程管理記錄(申購、檢定、封存、報廢記錄)測量設備在測量管理體系中應提供并標識滿足規定的計量要求所需的所有測量設備。測量設備在確認前應處于有效的校準狀態。測量設備應在受控的或已知滿足需要的環境中使用,以確保有效的測量結果。用于監視和記錄影響量的測量設備應包括在測量管理體系內。
7.測量設備計量確認:提供列入體系管理的測量設備全部按期檢定/校準并和識別、導出的測量要求、計量要求進行比較驗證記錄,對驗證滿足計量要求的測量設備粘貼計量確認合格標識。確保企業使用的測量設備滿足測量過程要求。企業提供計量確認清單、驗證記錄清單、設備確認間隔調整清單、設備調整記錄。
8.標識管理: 應清楚地標識測量管理體系中所用的測量設備和技術程序,可以單獨地或集中地標識。應有設備計量確認狀態
9.環境管理:要對體系內有環境要求的測量過程進行管理。提供根據環境條件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的記錄;主要指要環境要求的計量檢定、校準、檢驗、控制室等,如文件有要求,要配備空調、溫濕度計、要有溫濕度記錄。
10.外部供方管理要求:對企業的檢測和校準工作質量有影響的外部計量校準、檢定服務;設施和環境條件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服務工作;人員培訓教育工作的外來服務和提供對檢測和校準工作質量有影響的測量儀器,試驗設備或輔助設備、使用的消耗性材料和試劑的外部供方進行資質確認和評價,企業提供外部供方評價記錄;
11.企業提供所有識別出的測量過程清單,對測量過程要分關鍵和重要測量過程。對關鍵測量過程要提供測量過程控制規范,識別控制影響量記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記錄,測量過程進行有效性確認記錄,測量過程受控記錄(人員經過培訓、測量設備經過計量確認、測量方法和測量環境條件等受控),關鍵測量過程監視記錄(統計控制圖2份)。
12.對能源、安全、環境監測、貿易結算的測量過程企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提供管理制度,網絡圖,數據認證,實施控制和監視記錄。
13.企業提供體系試運行三個月記錄,內部審核提供審核計劃、檢查表、審核報告和不符合項報告(含糾正預防措施關閉)記錄。
14.提供管理評審相關記錄,對內審中發現的問題確定責任部門落實糾正 預防措施整改記錄。
15.顧客滿意度調查記錄。充分了解顧客對公司產品性能、產品質量以及投訴和處理情況(如果有)。